close

恭喜您! 寶貝出生了 

經過懷胎十個月與分娩時的疼痛,那個媽媽期待了280天的小生命已脫離母體來到這世上, 無論是初次或再次當媽媽的妳,這時對寶寶充滿了新奇與滿滿的愛心,但也許您會因為缺乏育兒經驗顯的不知所措。看著一個又小又軟的小生命,這時的妳感到不知如何是好?遇上哭鬧不停的寶寶顯得心急如焚,從今天開始,在育兒的道路上,有好媽媽陪妳一起渡過。 

剛出生的寶寶通常像個小老頭看起來不是很好看,臉部、眼睛都有些腫、雙手緊緊握著拳頭。雖然寶寶看上去很柔軟弱小,但實際上寶寶已具有另人驚訝的視、聽、聞、味覺能力。出生後半小時內他已經可以吸吮與吞嚥母乳,出生的當天,就會開始排泄大小便。他會用洪亮的哭聲幫助自己與媽媽溝通。 

寶寶發育狀況

在足月出生的寶寶平均體重在3kg上下,身長約50cm,當然每位寶寶多少都有些許個體差異,出生後3~5天後體重會減少200~300g左右,但是在一週左右會再回到出生時的體重,在這之後寶寶每天增加的體重在25~30g 

媽媽該為寶寶做甚麼?
媽媽的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品,特別是初乳,盡有可能的餵給寶寶。
保持臍帶的清潔、乾爽。每天用碘酒、酒精消毒一次。
注意聽寶寶的哭聲,仔細觀察,分辨你的寶寶哭聲背後的意義,以滿足他的需要。
無論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每天都要清洗私處與生殖器

抱起寶寶時,一定要用手支撐他的頭部
寶寶喝完奶,要給寶寶拍嗝,用意在於將寶寶喝奶時吸進去的空氣拍出來,這樣寶寶就不容易

在寶寶誕生後,就是要開始適應外面的環境了,因此在出生後4週內需要特別的照護,抱寶寶的方式、
母乳的給予、奶粉的泡法用量尿布的更換沐浴時的手順等等,基本照護在入院時醫師或護士都會給予指導,在出院後一定要遵守。 

新生兒黃疸

黃疸的原因和成人不同,成人黃疸幾乎都是因為疾病(尤其是肝膽病變) 所致。而正常新生兒則是因紅血球壽命短,肝臟代謝功能較差,所以導致紅血球轉變而來的未接合型膽紅素增加而引起黃疸。因此,正常初生嬰兒在出生一天後,膚色就逐漸泛黃,在第34天達到高峰(黃疸指數67),大約過一星期就漸漸消退,10天左右就看不出有黃疸的現象,這種情形也叫做「生理性黃疸」。

 喝奶、睡覺、喝奶、睡覺

寶寶會在2~3小時間醒來,吃飽後又會再次入眠,不停著重覆這樣的循環,因為睡與吃就是目前寶寶的工作,此時期寶寶大部分時間都處在睡眠狀態一天中16~20個小時都是在睡覺,要占一天時間的60%以上。對於晝夜是沒有分別的,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但是每次的睡眠卻只有2~3小時,在半夜從哭泣中清醒,可能是要更換尿布,在喝奶吃飽後再次入眠,每天這樣重複的動作,讓許多媽媽無法好眠。 

喝奶量
剛出生的寶寶一次大約喝60毫升,直到滿月時,每4小時可以喝到90-120毫升的奶量。剛出生時,媽媽如果想增加奶量,可每次增加5-10毫升,並不主張增加得太多。

隔多久餵一次奶
當你的寶寶需要食物時,他就會哭鬧,開始時,需求會較頻繁,說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餵食方式,頭三四天,每二三小時就需要餵奶一次,白天八次,晚上還有不少臨時餵食的情況,夜間可能需要餵二、三次。

排便
寶寶出生1-2天時,會排出胎便。喝母乳的寶寶,一天排便可能最多達九次,排便呈比較稀的狀態。而吃牛奶的寶寶排便較乾,一天大約五次。
 

膽道閉鎖與糞便顏色 

(一)正常糞便顏色:膽汁顏色為鮮黃或鮮綠色,順利排出的膽汁跟大便混合,糞便就會呈黃色或綠色。

(二)膽道閉鎖的糞便顏色:當膽汁無法順利流出時,就會蓄積在肝臟裡,出現灰白或淡黃色大便,就是俗稱「小黃瓜」的膽道閉鎖兒典型糞便顏色。 

膽道閉鎖兒若未及時接受治療,很可能因肝硬化而死亡,若能在出生1個月內接受葛西式手術,預後將明顯改善。 

醫師提醒,嬰兒出生滿30天,施打B型肝炎疫苗時,家屬要記得跟醫護人員說明嬰兒大便顏色,或將大便帶給醫護人員看。此外,除了觀察寶寶的大便顏色,還要留意黃疸問題。由於新生兒黃疸很常見,家屬常以為是哺育母乳所導致,其實出生滿2週後,大部分新生兒黃疸都已消退,若出現持續性黃疸,很可能是膽汁滯留症或膽道閉鎖,應提高警覺,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t85414    

皮膚護理
寶寶在出生前,一直泡在羊水中,出生後皮膚會有脫皮的情況,大約10天後就會消除。可擦一些嬰兒乳液,進行護理。

肚臍的清潔
在媽媽的肚子中肚臍是原本臍帶連結媽媽與寶寶以及提供營養的地方,出生後醫生會把臍帶剪斷,留下稍短的臍帶頭,約在7~10天會自然乾掉後脫落,脫落後肚臍會開始進行癒合,在完全癒合前可利用沾酒精的棉花消毒,輕輕擦拭肚臍,保持肚臍的乾燥與清潔,如有凝結的血塊則要小心別將血塊清掉,如血塊掉落會導致再次的滲血。傷口完全癒合後,平常肚臍如需做清潔,可在乾淨棉花棒上滴上少許嬰兒油,小心慢慢擦拭肚臍清納垢即可。   


寶寶脹氣
當媽媽發現,寶寶的肚子有明顯脹大的情形,可以用手敲敲他的肚子,聽聽看,是不是有“蹦蹦蹦”的鼓聲?如果寶寶因為肚子脹氣而哭鬧,也不想喝奶的話,媽媽就必須評估,看寶寶出現脹氣的原因是什麼,並做進一步的處理。
 
哭聲是給媽媽的訊息
寶寶會哭泣通常都是有所需求,可能是肚子餓了、要更換尿布了等等不舒服的時候,當寶寶哭泣時首先可觀察尿布是否需更換,再給予餵奶,而其他也有可能是太熱或太冷使寶寶想睡卻也睡不著,或是有聲音驚嚇到寶寶,想被抱抱等。媽媽們也別忘了皮膚癢、衣服太緊等問題哭泣都是寶寶發出求救的訊息,因此別忘了多觀察
寶寶的肌膚狀況。


報戶口與辦理健保卡
向生產醫院申請文件
1.寶寶的「出生證明書」*4份
2.生產的「診斷證明書」*1份(申請保險用)

報戶口
準爸爸準媽媽想必為了寶寶忙得不可開交,但是別忘了幫寶寶報戶口與辦理健保卡
戶政事務報戶口所需文件
1.出生證明書正本
2.出生者父母戶口名簿正本
3.申請人身份證正本、印章(符合生育津貼實施計畫規定者,另請攜帶父母印章)。
4.子女從姓約定書正本(戶政網可下載)
5.委託人身份證正本、印章及委託書正本(可委託長輩辦理,委託書戶政網可下載)
註:報完戶口後申請「戶籍謄本」*2份(戶籍謄本申請書戶政網可下載)

健保卡
一歲以下新生嬰兒,如其投保單位有申請健保局「多憑證網路承保作業系統」或投保於鄉(鎮、市、區)公所者,可透過該系統直接向健保局申請無照片健保IC卡。必須加保在父母任何一方名下,如為雙薪家庭,要先請公司幫忙辦理填寫,依附在薪資較低一方,填寫
"全民健康保險對象投保申請表",並同時填寫"健保IC卡申請表。

如何換領健保IC
加入寶寶的健保及申請健保卡(出生一個月內辦理)
A:寶寶加健保所需資料:
1. 健保加保單(健保局下載)
2. 出生證明書
3. 戶口名簿影本

B:申請寶寶的健保卡:
1.請領健保IC卡申請表(郵局拿、健保局下載)
2.戶籍謄本

-------------------------------------------------------------------------------------------------

疫苗接種
在出生後儘速接種不超過24小時,注射一劑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出生滿24小時後注射一劑卡介苗,卡介苗是用來預防肺結核桿菌的疫苗,由於在台灣的肺結核可能因為抗生素的濫用、用藥不連續等許多原因,而導致台灣的肺結核病無法得到控制,在歐美多國對於肺結核的防治做得好,在國外是不需要施打卡介苗,對於歐美來說的外來人口,都需要做結核菌測試,來判定是否感染肺結核桿菌。

出生滿2~5天施打B型肝炎疫苗第一劑。

母奶與DHA
媽媽要盡可能的讓寶寶喝母乳長大,特別是在產後一開始的初乳,一定要讓寶寶多少能喝一點,初乳中含有許多與免疫相關的IgA,在胎寶寶時期,媽媽經由胎盤將IgG抗體給予胎寶寶對抗細菌感染的免疫力。母乳中的成分將隨著寶寶成長而有所改變,因此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理想的營養食品。媽媽於哺育母奶的同時需給予母體充分的營養才能夠有好品質母奶,特別是DHA與鈣質補充,以補足寶寶所需的腦力與鈣質。

母乳讓寶寶與媽媽之間有著強烈的牽絆,當媽媽開始有母乳時,會產生催產素的賀爾蒙,讓媽媽感到幸福的作用,此外也會有催乳素讓媽媽想要保護寶寶。母乳是需要經由頻繁反覆地吸吮才容易被引出,因此在產後的一段時間寶寶還不太會吸奶,母乳也不易排出,寶寶也容易哭泣,另外在哺乳前要記得將乳頭擦拭乾淨做好清潔。

初乳
媽媽在生產後,身體就開始餵哺乳做準備,有的媽媽可能會開始感到脹奶或是在懷孕中就已感受到,產生的時間因人而異,通常會在生產後3~10天開始脹奶或是分泌母奶,幾乎在產後7天左右,乳房會開始分泌黃色的黏性液體,那就是所謂的初乳,初乳除了高熱量外,也含有蛋白質及脂肪,會呈現黃色是因為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或維生素A,以顏色很容易分辨初乳與日後的母奶做出區別,初乳與日後的母奶比較,初乳的脂肪及蛋白質較為豐富,也含有許多免疫抗體IgG或IgA以及乳鐵蛋白。

母乳是如何產生的?
許多媽媽認為只要生產完就馬上會有初乳的產生,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容易讓人誤以為自己沒有母奶,而開始吃許多仿間流傳會發奶的藥品或是營養食品。在生產後胎盤脫離,泌乳激素便開始促進母乳的分泌,藉由嬰兒吸吮乳房促進母奶分泌,主要為嬰兒的蠕動狀吸吮刺激了乳房,再回饋至下視丘刺激泌乳激素使母乳分泌,也促使催產激素使母乳流出。

t8207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柳丁 的頭像
    柳丁

    寫不完的童話

    柳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