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寶寶出生後6個月   轉貼網路資訊

過了半歲的寶寶與爸爸媽媽交流的方式越來多,表情也越來越豐富。當他不耐煩的時候,會把小臉皺起來,甚至扔東西;而當他高興時,會手舞足蹈,有時會做出類似鼓掌歡迎的動作。寶寶的發音也多了起來,會發出類似媽媽、爸爸、搭搭等一些聲音。在發育上,神經系統日趨成熟。許多寶寶已經長牙了,寶寶現在更喜歡啃咬東西甚至是媽媽的手。寶寶的雙腿更有力了。寶寶在大動作上也有了明顯的進步,他翻滾的動作越來越靈活,不但能從仰臥翻到側臥和俯臥,還能從俯臥翻過來到側臥和仰臥。語言是寶寶發育中的另外一個重要部分,寶寶現在會用許多不同的聲音來表示愉快,他可能會將幾個聲音串聯起來重複說,當然這時候寶寶依然處在無意義發音階段。
                       

寶寶發育狀況
男寶寶身長約64~73cm,體重6.7~10kg,女寶寶身長約62.6~71.2.cm,體重6.2.~9.2kg,此時其身體發育快速,寶寶的生長曲線在此時呈現曲度,每天體重增加約10~20g,而身長一個月會多1cm

 

媽媽該為寶寶做什麼?
如果環境與狀況許可的話,可以繼續堅持母乳餵養。
如果寶寶流口水過多,可以在寶寶胸前帶個小圍兜,同時多備幾個,只要濕了就換新的。口水
 
會把寶寶的下巴淹紅,應該時常用柔軟的乾布輕輕把口水擦乾。口水疹
不要讓寶寶練習坐的時間太長,防止對寶寶脊柱造成傷害。
•·
這個時侯可以教寶寶一些手語了:再見、謝謝、鼓掌,都可以嘗試著教給寶寶。
 
開始會坐著
媽媽可以試著將雙手扣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當做支撐試著讓寶寶採坐姿,可能寶寶還不習慣,很容易會往旁邊或是後面倒,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安全,小心別讓寶寶撞到頭部,採坐姿與寶寶脖子能支撐起頭部一樣,都是生長發育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寳寶在6~7個月可在數秒間就可坐著,之後寶寶就可以以坐姿用另一種角度看世界。

 
開始長牙
當寶寶張開口您可能會發現有白色的物質,多數會在6個月時下顎先長兩顆,但是每位寶寶可能會有所不同,較早長牙的寶寶可能在3個月時就開始,較晚長牙的寶寶也有到快一歲且不只是時間,也有些寶寶會先長上顎的牙齒,首先長出來的是下顎門牙,接著是上顎門牙,而後上下兩排牙齒由前到後接續著長,順序大致上是門齒、臼齒、犬齒,約在兩歲半左右長齊20顆乳牙。另外寶寶對於長牙也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寶寶會發出噗~的聲音,也有的會用手指摸自己的小牙,又或是心情不佳,想要咬東西等等。


語言發展
寶寶的理解力比語言表達能力要發育得快。其實出生後不久,聰明的小寶寶就開始辨別你說的話是什麽意思了,6個月的時候,當你叫寶寶名字時他就會以轉動頭的方式作爲回答了,從6個月開始許多寶寶也開始會用手勢或是身體與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寶寶照護
這個月正式開始給寶寶吃副食品,吃副食品是為了配合寶寶的成長所需,一開始寶寶可能會對湯匙以及食物的味道及狀態感到好奇,這些對寶寶來說都是初體驗,媽媽們對於寶寶的反應也不用太擔心。給寶寶吃副食品要遵守以下守則,寶寶食物都要以黏稠或液體類為優、寶寶可能會不習慣湯匙、每天一次固定時間給予副食品、調味要以清淡為主,不需要額外加鹽或其他調味、媽媽要放輕鬆的餵寶寶、讓寶寶自己決定食量,這樣寶寶才不會吃飯有壓力,而已經長牙的寶寶則要在飯後喝點水,避免寶寶有食物殘渣卡在牙齒上。

寶寶潔牙進程表 
寶寶出生至6個月大左右,口腔中並沒有牙齒,所以在這個時期並不需要特別幫寶寶做口腔的清潔。通常寶寶第1顆乳牙會在6個月大的時候冒出(每個小孩出現的時間不同),從第1顆乳牙冒出開始,就正式進入了寶寶潔牙的第1個時期,之後再以年齡來區分不同的潔牙階段,每個潔牙時期使用的清潔工具與方式皆不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寶寶潔牙的進程表:
 
1個時期:6個月~1歲(媽咪要開始幫寶寶潔牙囉!)
乳牙顆數:前齒4~8
清潔次數:1
潔牙工具:乾紗布或是紗布巾

孩子長牙時要注意,若有腹瀉、發燒超過38.5、脫水、起疹子及腸胃不適等症狀,要先前往小兒科就診,以排除其他感染的情形。


辨別齲齒
初期症狀:牙齒的顏色本來應該是同個顏色,當表面開始有黑點或是脫鈣的白點出現,或是某處老是塞住食物,表示此處牙齒的琺瑯質已遭到破壞。

中期症狀:齲齒若沒有加以控制及治療,會由琺瑯質慢慢延伸到牙本質,形成窩洞,此時對甜食及冷熱的刺激會很敏感,容易感到酸痛;或是食物一卡進牙縫,就覺得不舒服,但一清掉,不舒服就解除了。

晚期症狀:不吃東西、沒有塞牙縫也會自然地痛起來,甚至晚上會痛得睡不著,代表已經連牙髓都受到影響。此時牙齦紅腫、易流血,有發炎或長膿包症狀;若蛀到神經,就必須做根管治療。


反正乳牙是暫時的,蛀掉也沒關係?
乳牙與咀嚼進食、咬合發音、美觀、空間維持、誘發恆牙萌發等功能緊密相關。許多父母誤以為乳牙不用清潔,反正之後長出恆牙就可換掉;殊不知乳牙萌發後,一旦沒有適當照顧,很容易就形成齲齒,並影響之後生長的恆齒。乳牙能幫後來的恆齒佔位置,乳牙若早掉了,後面的牙齒會往前倒,使得空間縮小、亂掉,可能會影響未來恆牙的萌發,甚至產生齒列不整的問題。此外,底下的恆牙尚在發育當中,若上面的乳牙化膿、發炎,也會影響未來恆牙的發育健康。

長牙齒會發燒嗎?
另一種長牙的時候常見的問題是:大家常說:「長牙會引起發燒及拉肚子」。的確,有的小寶寶在長牙的時候發燒的機會會比較多,但是這不是絕對的。長牙本身並不會造成任何發燒現象,長牙時候出現的發燒現象主要的是因為小寶寶在長牙的階段牙齦會癢,比較喜歡咬束西,如果咬到不清潔的東西就可能會造成喉嚨或腸胃道的感染,而發燒或拉肚子,並是長牙齒本身會造成小寶寶發燒或拉肚子。

斷奶
凡是餵過母乳的媽媽,都在不同的階段面臨過斷奶的問題。斷奶,遠非字面意義上那樣簡單,而是母子關係的一種重大轉變。順利地斷奶,對於母子雙方的身心健康都至關重要。斷奶整個過程要循序漸進,逐漸減少母乳餵養次數,增加副食品和配方奶次數,這樣寶寶會比較容易接受,媽媽的母乳分泌也會隨之自然減少,避免漲奶,甚至乳腺炎的情況。

什麼是斷奶呢?
斷奶在字面上因為有個「斷」字,常會讓家長誤以為就是完全不喝母奶或配方奶。事實上,斷奶是一個長時間的轉換過程,指的是原本以奶類為主食的寶寶,從4~6個月大之後,慢慢讓他轉換為以固體食物為主食,而以奶類為輔(點心)的方式,這才是斷奶的定義。


嬰兒玫瑰疹
嬰兒玫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主要為人類皰疹病毒第6型及第7型所引起,發生的年齡以六個月到一歲半的嬰幼兒最為常見。95%以上的玫瑰疹發生於三歲以前,所幸此病為良性的疾病,很少有併發症或後遺症。

症狀與病程
主要的症狀就是發高燒,體溫可高達攝氏39至40度,通常會持續三到四天。當高燒的時候,只要用藥物退燒後,小寶寶的胃口及活動力通常都維持正常。可能伴隨有輕微的咳嗽、流鼻涕、腹瀉等症狀,身體檢查起來通常只會發現喉嚨稍紅,其他沒有明顯的不正常表現。
燒退以後,在臉部與軀幹部會出現紅斑或稍微鼓起的丘疹,四肢的疹子較少,大多不痛不癢。紅疹約在二到三天後逐漸消退,不需要特殊治療。


疫苗接種
B
型肝炎疫苗第三劑
B型肝炎疫苗介紹
接種五合一疫苗第三劑
五合一疫苗說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柳丁 的頭像
    柳丁

    寫不完的童話

    柳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