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010803.JPG

P1010804.JPG  

植物名稱

霞草

科目

石竹科草本植物

 

別名

滿天星、洋香花菜

原產地

亞洲,歐洲及非洲北部等地

形態描述或特徵

滿天星有數品種,「蔓枝滿天星(霞草)」與「宿根滿天星」是近親花卉植物,或許是同一品種,故名稱可互用,一般稱白色重瓣種為「滿天星」,而「霞草」稱「蔓枝滿天星」,大多指粉紅色單瓣且較矮小之品種。

宿根滿天星(G. paniculata L.)2~6主枝,上有10~14節著生花蕾的分枝。葉長約12公分,寬1公分,槍尖形灰藍綠色,呈十字對生。花序為複聚繖花序,有花柄,花萼5裂,花色有白色、粉紅色。

 宿根滿天星.jpg  

簡介

莖自基部開始分枝,被微柔毛,上部無毛,植株纖細輕盈,分枝多,莖圓柱形,葉對生,纖細,線形,葉端尖或鈍狀,葉基變狹,全緣葉,葉面灰綠,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或腋生,二歧,疏散開展狀,花梗細,直挺,小花多,如繁星密布,苞片葉狀,花萼倒圓錐筒狀,萼齒裂至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圓形,頂端嚙蝕狀,花型有單瓣與重瓣之分,單瓣花花瓣五枚,花色粉紅,有紅紫、白...等栽培種,脈色較深,倒卵狀楔形,頂端嚙蝕狀,雄蕊與花瓣等長或稍長,子房卵球形,花柱短,蒴果,卵圓形,比宿存萼長,種子細小,多數,歪卵形,黑色,具條狀凸起。

中醫觀點

應該是不能吃

成分

 

藥理作用

應該是不能吃

用途、用法

盆栽、花壇栽培 。插花上不可缺少之重要花材

如何種植

可嫁接繁殖,扦插繁殖。 目前繁殖方式多採用植物組織培養中選育出幾個優良營養系作為採穗母本,再行扦插繁殖。

一般而言以排水良好之微鹼性石灰質土壤或礫質壤土為佳。滿天星它的枝條纖細,分枝很多,翠綠的狹長葉子相對生長著,白色小花密密的著生在枝條上,當花開時節,微風輕輕拂過,整片花田就像滿天星星起伏,無數的小星星在對你眨眼睛。閃爍之間似乎透露著一抹輕輕、誘人的微笑。

莖分枝多且易倒伏,葉披針形,對生。複繖房花序,花開於每一細枝端,花小,色純白,多如繁星點點,花形十分的柔美。滿天星的品種依用途不同,可分為切花或盆栽用,花形也有半重瓣及重瓣種之分,花色除了眾所皆知的白色之外,也有粉紅、粉紫等色,尤其是在庭園花壇或盆栽中最為常見。

滿天星的耐暑性弱,所以從秋天至翌年春天才可見到它的芳蹤。滿天星的種子細小,應先用育苗盤育苗,約4-5公分高時即可移植,盆栽土質可用荷蘭栽培土混合有機大補帖二號做基肥,小苗成活後,可在盆內施用好康多一號作追肥,等看見花苞時再用花寶三號每7-10天使用一次可促進開花,另外要注意排水不良及長期淋雨會使根部腐爛,所以記得排水良好和日照充足之地,才是滿天星的最愛。


在花材的應用中,滿天星不論是屬於眾星拱月的陪襯性質,或是獨撐大局,總是吸引了每個人的目光,令人愛不釋手。將滿天星倒掛在屋內通風良好之處,不久之後就成了乾燥花,不僅延長了觀賞的壽命,也可拿來做壓花的材料,真是一舉數得。

滿天星嬌小玲瓏,顏色樸素雪白,其獨特的質地感,輕盈舒爽又細緻,猶如嬰兒的呼吸氣息,寧靜中帶著絲絲的喜樂,所以在西方,滿天星有一個十分可愛的名字,被稱為〝Baby's breath〞呢

已往種植在花壇的滿天星為單瓣的一年生,因莖枝軟弱,花瓣單薄,無法供為切花之用。目前在台灣供為切花栽培用的種類為宿根性。

 

早期雖用嫁接法繁殖,但因易感染細菌性土壤病害和毒素病,無法普遍栽培。後來在1970年代,用組織培養法去毒素病,更新世代繁殖之後,可當母株,再用扞插法大量 繁殖,才建立大規模經濟栽培的模式。

由花朵小(6-8公厘)而多,又潔白柔美,易與其它任何花材搭配,用途廣,已成為插花上不可缺少之重要花材,有周年需求之市場。更由花農之努力,在台灣已建立秋冬季在平地,春夏季在高冷地栽培的周年栽培模式。

苗期對水分的需求較多,摘心後仍需充足分及肥分,其植株才能從營養生長期漸漸轉換成生殖生長期,亦就是說進入抽凸期(開花期)。直至小花穗抽出,花瓣長出來時水分應稍減之,以防切花品質減低,又能促使儘朵開花整齊。尤其在夏季高溫多濕的季節,水分控制適當與否,往往是決定滿天星栽培成功與曾的主要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柳丁 的頭像
    柳丁

    寫不完的童話

    柳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